Lecture 19: Cameras, Lenses, and Light Fields¶
Camera¶
摄像机最早的原理是针孔成像,光线通过一个小孔进入,在对面的平面上形成倒立的图像。
现代摄像机使用透镜来聚焦光线,形成更清晰的图像。透镜的主要参数包括焦距、光圈大小和畸变等。焦距决定了视野的宽窄,光圈大小影响景深和进光量,畸变则会导致图像边缘的变形。
相机使用感光元件(如CCD或CMOS)来捕捉光线,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。感光元件的分辨率和动态范围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。
不能在没有透镜的情况下使用相机,因为透镜负责聚焦光线,使得图像清晰。如果没有透镜,光线会散射,导致图像模糊不清。
针孔相机的原理是通过一个非常小的孔让光线进入,形成倒立的图像。虽然这种方法可以产生清晰的图像,但由于光线通过的孔非常小,导致进光量有限,图像较暗且曝光时间较长。
Field of View (FOV)¶
视野(FOV)是指摄像机能够捕捉到的场景范围。视野的大小由透镜的焦距决定,焦距越短,视野越宽;焦距越长,视野越窄。视野通常以角度表示,例如水平视野和垂直视野。
其中,\(d\)是感光元件的尺寸,\(f\)是透镜的焦距。
Focal Length vs Field of View¶
焦距(Focal Length)是透镜的一个重要参数,决定了光线聚焦的距离。焦距越短,视野越宽,适合拍摄广角场景;焦距越长,视野越窄,适合拍摄远距离的物体。50mm的焦距通常被认为是标准焦距,接近人眼的视角,视角约为47度。
Exposure¶
曝光是指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过程,影响图像的亮度和质量。曝光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:光圈大小、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。
其中,\(H\)是曝光量,\(E\)是入射光照度,\(T\)是曝光时间(快门速度)。
ISO¶
ISO感光度决定了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。ISO值越高,感光度越高,图像越亮,但同时噪点也会增加。常见的ISO值有100、200、400、800等。ISO具有线性关系,即ISO值翻倍,感光度翻倍。
F-Stop¶
光圈大小通过F-Stop来表示,F-Stop值越小,光圈越大,进光量越多,景深越浅;F-Stop值越大,光圈越小,进光量越少,景深越深。常见的F-Stop值有f/1.4、f/2.8、f/4、f/5.6等。
F是光圈值,定义为:
其中,\(f\)是透镜的焦距,\(D\)是光圈直径。
Shutter Speed¶
快门速度决定了感光元件暴露在光线下的时间。快门速度越快,曝光时间越短,图像越暗,但可以冻结运动;快门速度越慢,曝光时间越长,图像越亮,但可能导致运动模糊。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/1000秒、1/500秒、1/250秒、1/60秒等。
Thin Lens Approximation¶
薄透镜近似假设透镜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,光线在透镜前后发生折射。
其中,\(f\)是透镜的焦距,\(z_i\)是像距(从透镜到成像平面的距离),\(z_o\)是物距(从透镜到物体的距离)。
Defocus Blur¶
当物体不在焦平面上时,成像会出现模糊现象,称为散焦模糊(Defocus Blur)。散焦模糊的程度取决于物体距离焦平面的距离和光圈大小。光圈越大,散焦模糊越明显;光圈越小,散焦模糊越不明显。
计算散焦模糊的直径(Circle of Confusion)可以使用以下公式:
其中,\(c\)是散焦模糊直径,\(A\)是光圈直径,\(z_i\)是像距,\(z_f\)是焦距。
如何在渲染中模拟散焦模糊?可以通过在渲染时对每个像素进行多次采样,模拟不同的光线通过不同位置的光圈进入摄像机,从而产生模糊效果。
Depth of Field¶
景深(Depth of Field)是指图像中清晰的范围。景深受光圈大小、焦距和物距的影响。
Light Field/Lumigraph¶
光场(Light Field)是描述空间中每个点的光线信息的函数。
\(P(\theta, \phi, \lambda, t, V_x, V_y, V_z)\)可以用于描述光场,其中\((\theta, \phi)\)表示光线的方向,\(\lambda\)表示波长,\(t\)表示时间,\((V_x, V_y, V_z)\)表示光线的位置。
常规只需要考虑四维光场\(P(u, v, s, t)\),其中\((u, v)\)表示光线在一个平面上的位置,\((s, t)\)表示光线在另一个平面上的位置。
Light Field Camera¶
光场相机通过捕捉场景中每个点的光线信息,可以在后期调整焦距和景深。光场相机使用微透镜阵列来捕捉不同方向的光线,从而记录更多的光线信息。